时隔10年 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将再上太空(2)
2022-06-04 12:02:59 政知道
“神九在轨飞行期间,有一次我和爱人天地通话,他对我说:‘你放心飞吧,地面的科研人员都彻夜不眠地坚守在岗位上。’我听了非常感动,于是在我手册的空白页上写上了‘早上好’和‘工作人员辛苦了,晚安’的问候语,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和每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举着问候语向大家表示感谢。”
“我知道,每次飞天任务都凝结着成千上万航天人的心血和汗水,也正是这种同心筑梦、携手并进的团队精神,才成就了航天伟业的一次次壮美腾飞!”
6月4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刘洋说,“神九任务让我至今想起来,还是感觉特别幸福。能够有幸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利益结合在一起,能够得到大家的信任,去执行首次载人手控交会对接任务,我真的是觉得特别幸福”。
她说,这次任务和神九完全不同,“它的舱段更多,实验更多、设备更多,整个系统更加复杂,驻留的时间也更长,这就对航天员的身体、心理、知识储备、技能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准备了12年的新面孔
蔡旭哲,男,汉族,籍贯河北深州,中共党员,硕士学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据介绍,为了这一天,蔡旭哲准备了12年。
蔡旭哲不仅飞行能力突出,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优秀飞行教员。曾有一名学员面临停飞,蔡旭哲主动要求带飞这名学员,通过认真观察这名新飞行员的问题症结所在,经过细心带教,这名学员终于成功单飞。
据《人民日报》介绍,飞天之路上,蔡旭哲无论经历什么样的训练,都无所畏惧,充满着斗志。
他说,看到电影《长津湖》里提到的“杨根思三个‘不相信’战斗宣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自己有深深的共鸣。
6月4日,在接受采访时,他说,“12年说长也长,说短也很短,过来以后我感觉很充实。”“我还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中国空间站将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在6月4日举行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四号乘组三名航天员将迎来空间站两个实验舱以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并与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进行在轨轮换,于12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天舟四号组合体各项设备工作正常,具备交会对接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据悉,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太空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林西强说,“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将首次利用位于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实施两到三次出舱活动,并将继续开展天宫课堂。”
资料|新华社人民网央视人民日报等